2023年7月,青年志愿者何芮珊背起行囊又出发了,这次她的目的地是位于家乡河源的埔前镇陂角村。一直以来,她的心里都有着一个朴素的愿望——帮助有困难的人,服务有需要的人。
真诚相处,真心待人
2021年寒假,何芮珊在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时,认识了陂角村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梁剑英。后者是在他人资助下完成的学业,因此一直心怀感恩,毕业后创办公益组织,开展志愿服务回馈社会。受到梁剑英的影响,何芮珊也坚定地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。
这个7月,何芮珊来到了梁剑英创办的妇女儿童之家担任支教老师。这里的孩子都是乡村留守儿童,因为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,大多数孩子敏感又叛逆,上课时会故意捣乱,影响课堂秩序,这让她感到非常头疼。一开始,何芮珊总是用严厉的态度去规范他们的行为,但效果并不好,后来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后,她决定换位思考、将心比心,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去耐心教导他们。在孩子们提出天马行空的问题时,她会耐心听完并做出回答;而当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,扰乱课堂秩序时,她也一改开始的严厉,而是温柔地安抚他们,让躁动的心绪收到回应,让一颗颗不知所措的心感到被关心和照顾。
支教过程中,何芮珊注意到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小男孩很喜欢篮球,就在他看球赛的时候主动坐到他身旁,跟他普及一些篮球规则和裁判手势。在看球赛的过程中,支教老师和学生也拉近了心灵的距离。
“比起做他们的老师,我更想成为他们的朋友。”将近一个月的相处,何芮珊成功当上了孩子们的“大朋友”,他们会来找她聊天,会送她亲手制作的礼物,会用稚嫩的声音叫“何老师”,还会邀请她来家里做客。这种真心换真心的真诚相处,让何芮珊感到无比温暖与感动。
临别那天,相较于离别的不舍,萦绕在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情绪的更多的是开心与期待,因为何芮珊向孩子们承诺,明年暑假还会回到这里,继续担任他们的支教老师。
乐于助人,甘于奉献
“我认为,青年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,要怀有着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。”这两年来,何芮珊参加过无偿献血,担任过校运会和迎新日志愿者,也在协管交通、防溺水巡河、美丽乡村扫街等等地方留下了自己志愿服务的足迹。
她还记得2021年的那个难忘的寒假,担任核酸检测服务的志愿者们,穿着不透气却不保暖的防护服,顶着凛冽的寒风一站就是几个小时。“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次的经历的话,那就是‘狼狈’。”没有亲身经历过,就体味不到防疫人员的辛苦,但一想到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一点贡献,她又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“以后你还会一直坚持做志愿吗?”
“会的。”何芮珊毫不犹豫地回答。她说,自己和志愿服务是相互成就、相互影响的,无论多苦多累的工作,只要下定决心参加,就会认真对待、尽职尽责。而每完成一件工作,她也会收获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,来自他人的正向情绪反馈更是收获的重要一环,常常让她深受感动。
微光会凝聚成星河,水滴能汇聚成海洋。何芮珊不仅身体力行参与到志愿者的行列,同时也希望能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宣传,吸引更多人成为志愿者,让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的领域发光发热。“我希望我的事迹能够感染到他人,一起加入公益事业中,让志愿者的力量在每一个角落发光发热。”她相信,只要人人都能够献出一点爱,贡献一份力量,去回馈社会、帮助他人,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。